首页
关于展会
展会概况
展会日程
组织机构
合作媒体
专家委员会介绍
联系我们
参展指引
展馆指南
场馆信息
展商须知
酒店信息
展位布局图
展览服务
主场服务
便民服务
接待服务
专业观众邀请政策及注册流程
展会活动
中国中部农业品牌推介活动
总结大会
其他活动
农博评奖
中部农博会金奖
中部农博直播带货达人奖评选办法
新闻资讯
展会动态
行业动态
展商名录
产销对接
供应信息
需求信息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花侯路与香樟东路路口东北角

咨询热线:0731-85881198

扫一扫,关注我们

新农博 新征程丨鄱阳湖畔“赣”出彩
时间:2023-10-25 浏览: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霜降时节,赣鄱沃野又是一片金黄,田间地头的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在赣南早脐橙果园里,枝繁叶茂的早脐橙树依山蔓延,果香扑面而来,果农们穿梭其间;在南昌市进贤县,32万亩河蟹迎来丰收,肥美的螃蟹,让人垂涎欲滴;在抚州市广昌县塘坊镇,肥美的鱼儿在稻田里畅游,村民们正忙着张开渔网捕捉稻花鱼。

……

今年以来,江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省农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江西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3.8亿元,同比增长3.9%。

江西省丰城市梅林镇,农户在收割水稻。吴文兵 摄

1.稳供应,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

农稳天下安。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农产品大省,“三农”工作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要求准确把握全省进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等四大趋势性变化,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我们“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落实好中央关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求?

——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通过高频次的专题调度、基层调研等方式,带动全省形成了五级书记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

——强化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以来,每年新增省级财政支农资金2亿元以上,2023年总规模达45.8亿元。今年,我省安排各项农业农村项目及补贴资金104.52亿元,在农业发展、生产救灾等重大资金上都给予了倾斜。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率先在全国通过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发行专项债券,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14.11万亩,占全省“三调”耕地面积的71.6%,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配套技术模式,建设四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22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9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投入,让江西守住了“江南粮仓”美誉。江西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双季稻比重达到72.5%,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位。

提升的不仅仅是粮食的产量,还有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从16岁开始种田,种了一辈子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家伙’呢。”日前,分宜县分宜镇收村84岁的村民刘春尧,看着家门口忙碌的“铁牛”感慨道,“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种地越来越便利了。我80多岁了,还能种4亩多地呢。”

吉安市泰和县马市镇种粮大户陈焕卫曾经因为田块小而散、不能规模经营,一度把自己的种植规模从600亩缩减至400亩。随着流转地逐步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种粮收益逐年提高,陈焕卫又把种植规模恢复到了2000多亩。“曾经每亩150元也没人愿意流转,现在想要流转,只能去外村了。”种粮的火爆,让陈焕卫又有了新的“烦恼”。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江西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要求,统筹抓好畜禽、蔬菜、水产等生产发展。

以蔬菜为例。去年三季度,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江西全省蔬菜单产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今年,全省各地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积极新建和改造提升蔬菜设施,蔬菜呈现恢复性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93.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三季度蔬菜单产增长4.2%。

2.强产业,扭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

“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动能。

农业基本盘的稳健,让江西乡村产业有了进位赶超的机遇。2023年,江西加快推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所在。”江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朝辉说,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是牵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抓好农业产业化,核心在市场,关键在加工。

在上饶市广丰区,一个小小的柚子,在农业产业化的助力下,发展成为综合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成为当地百姓的“金疙瘩”。

江西省信丰县,全自动化脐橙分拣生产线。杨继红 摄

“之前,广丰区95%的马家柚鲜果未经采后商品化处理就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好差混杂,产品档次、形象易受影响。”江西果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峰介绍,分拣后的柚子,平均每斤溢价20%,往往还供不应求。

不仅是工厂化分拣,广丰区还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马家柚全果利用的目标,先后开发了艾尚柚、乳酸菌风味果汁、杨枝甘露、精油、柚香枕等60多款产品,加工产值超10亿元,推动农产品由原料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

广丰马家柚的变化,成为江西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今年,江西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

今年以来,各地累计签约项目303个,签约金额760.62亿元。

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的落地,江西农业的“龙头”“雏鹰”逐步壮大。据统计,目前,全省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58家,其中加工类型的460家,较2022年底增加49家。

除了加工端,江西还从生产端、供应端、流通端、销售端同步发力,建设农产品电商监测、农业招商调度、商超餐饮对接平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农业农村部门调度数据显示:1至9月,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37.92亿元,同比增长47.1%,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42个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华润Ole’、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米其林、黑珍珠餐厅等国内知名电商、高端商超、餐饮企业。

不仅要卖得出,还要品质好。

绿色生态是江西的一张王牌,如何擦亮这张金字招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江西聚力绿色发展“增效益”,加快省部共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建设,不断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

随着“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日益成为生产规范、质量过硬、品牌知名、消费推崇的代名词,一批好农产品正在江西的好山好水中茁壮成长。今年,赣南脐橙、庐山云雾茶等6个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2023中国品牌价值榜”百强,上榜品牌数量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江西农产品品质和口碑的不断提升,让江西的农业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配备完善的检验室设施设备,坚持每批鸡蛋附带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品质量明显攀升,直供赣、湘、粤等各大超市,经济效益连年提高,2022年营收利润达3085万元,其中合格证的开具帮助公司效益提升了1200万元,企业带动116户农户年增收120万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直条米粉生产企业,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米粉出口份额占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有了产业,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8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2.1个百分点。

3.美乡村,让农村不比城里差

今年国庆假期,贵溪市雷溪镇南山村的“九道农家乐”迎来了大批专门体验乡村旅游、吃农家乐的城市游客,生意格外红火。

农家乐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山九道农家乐是南山村利用“宅改”拆除空闲房剩余的木料,筹集资金200万元打造的纯木结构仿古式农家乐,村里将房屋出租,每年可获得16万元集体经济收益,还解决了1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江西省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17个村小组都实现了路路通。

为了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江西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市县乡三级建成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1565个,土地流转面积2128.97万亩、流转率57.7%,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37.46亿元。

南山村的美来自“改”,而在望仙谷,美丽转身则依靠“变”。

深秋时节,隐于上饶市灵山山脉中的望仙谷,凌晨1时,依然人来人往。该景区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在《2022抖音数据报告》中,望仙谷景区获选抖音用户最想去的十大景点第三名。

而在十多年前,该地因无序开采花岗岩,严重破坏生态,望仙谷的石材产业被叫停,村民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外出务工。

望仙谷网络爆红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和百姓对“靠山吃山”的理解之变:架起绿水青山通达金山银山的桥梁,加快向保护自然资源与发展生态旅游相结合转变。

除了上述两地,江西还在不断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让更多乡村美丽“蝶变”。

推行“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微改造+农村特色风貌”乡村规划体系,全省应编类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72%。

每年选择1.2万个左右村点,因村施策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慎砍树、禁挖山、不填塘。

2021年以来全省共完成农村改厕超过58万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8.2%,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

在全国首创“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和“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15.8万个村庄全部纳入监管,累计受理群众上报的管护问题54万件,群众好评率保持在95%以上。

蝶变的农家村落,成了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好去处,带动乡村休闲游发展。预计2023年,全省休闲农业营业收入有望达到350亿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即将到来之际,赣鄱大地上,江西先贤王安石的梦中田园走进现实,伴随着一个个丰收的故事,融入和美乡村新画卷。